全网最专业、最全面、更新最快的ETF数据和知识媒体平台
知识图文

木鱼ETF-爆款基金“注水” 一场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发布2020-06-18 1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李岚君

  “爆款基金”也会注水?听起来,这仿佛是天方夜谭,但它却真实地发生在新基金销售中。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处了解到,部分爆款基金成立后,稍有业绩便遭遇密集赎回,有些赎回量之大,甚至直接干扰到基金经理的二级市场操作。

  针对这种现象,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等渠道为了追求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鼓励甚至引导客户在基金投资上不断短线交易,诱发了这种“注水”现象。这也是近年来,基金行业愈发偏向长期投资与银行渠道注重短线利益的矛盾碰撞较为激烈的一次。

  银行引导赎旧买新

  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林天(化名)一语道破天机:部分爆款基金在打开申赎后,就会遭遇密集的赎单,规模迅速下降,这背后是赚得小利后,银行等渠道就引导客户赎回基金,开始追逐下一个爆款产品。银行等渠道热衷于这种“左手倒右手”游戏,目标则是中间业务收入的提升。

  “这样一来,表面上看起来,场外资金要迫不及待地入市,但如果剔除掉赎旧买新的‘注水’部分,实际冲进A股市场的资金没有大家想象的多。”林天说,“而且银行等渠道愈发热衷这种游戏,给基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因为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

  数据从某种程度上佐证了林天的说法。从数据统计来看,截至6月17日,二季度至今,与一季度比较,股票型基金的总份额不升反降,但从发行数据来看,二季度至今股票型新基金的首发额已有513亿份。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银行等渠道引导客户赎旧买新的状况,不仅发生在部分爆款基金中,业绩刚有起色的一些老基金产品也频遭冲击。

  不止一位基金公司的销售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今年以来,银行等渠道劝客户赎旧买新的动作明显较以往频繁,而且不少客户经理遵循“5%止盈线”的原则,即产品盈利达到5%后,就劝导客户赎回,将资金引导到潜在爆款的新基金发行中。

  渠道的小算盘

  基金公司的销售们猜测,这可能是今年经济环境出现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银行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考核压力增加,导致短线投资基金的风气开始弥漫:每一次基金产品的申赎,都有可能转化为银行等渠道的收益;不仅如此,在短线投资盛行的背景下,银行等渠道对基金公司的话语权也陡增。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新基金销售时赚取的认购费普遍高于存量基金带来的尾随佣金,因此银行更愿意引导客户赎回老基金认购新基金。这一情况似乎已经成了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家渠道了解到的情况都证实了这一点。

  某银行支行负责人在交流中,并未确认存在“5%止盈线”,但他坦承,客户经理引导投资者基金配置的活跃度确实在增加。该负责人认为,中间业务收入确实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但客户经理努力引导客户变化资产配置,最终目标也是让客户能够获得赚钱效应。

  “短”与“长”激烈碰撞

  基金业内人士对这种现象极度反感,越来越倾向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们也颇感无奈。“一旦较大规模的赎回出现,那基金经理必须卖出股票,如果基金经理是基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布局个股,那这种大规模的卖出就会显著冲击基金的业绩。所以,我们也很烦恼‘爆款’的出现,它有可能会逼迫我们调仓。”该基金经理说:“而且,如果这种短线交易的风气壮大,那我就不得不多留一些现金预防流动性风险,这对于基金产品的运作显然是一种浪费。”

  短期大量资金的涌入和流出,对“爆款基金”的基金经理造成了苦恼。一位基金经理甚至抱怨称,如此巨量的资金,按照自己原有的操作风格,无法配置到合适的个股上。

  林天也指出,即便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有投资上限,更何况是市场经验有限、因为短期业绩突然名声大噪的年轻基金经理。他强调,如不具备“爆款”资质的产品在发行市场大热后,只会导致投资人权益受损,长此以往不利于基金行业稳定发展。尤其首发“巨无霸”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建仓和调仓难度都远大于正常规模的基金,业绩和运作风险也往往会受到影响,如何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已成为难题。

往期精选





让你更懂ETF
离木鱼更近


扫描二维码下载
木鱼ETF APP



数百篇图文视频
每日更新
独家份额
变化查询
独家PK工具
独家投资
组合分析
独家大数据
智能报表
木鱼问答

我们习惯分享



大数据
主题分析
市场动态
观察
战术战略
总结
精选问题
回答
每日报表
复盘


值得你关注



木鱼ETF APP 今日头条号
微信公众号 哔哩哔哩
小红书 快手


木鱼ETF 2020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3223号